针对频繁出现的城市内涝,电力部门如何保障电力供应
2025-08-11
关键词:城市内涝、电力保障、电缆管道、防水封堵
城市内涝会对电力系统造成严重威胁,如设备进水短路、线路中断、变电站被淹等,电力部门需从预防、应急、恢复等多环节采取措施,保障电力供应安全,具体措施如下:
一、事前预防:强化基础设施抗涝能力
1. 设备选址与改造
变电站、配电房等关键设施优先选址于地势较高区域,避免低洼地带;对存量设施进行垫高改造,设置防水挡墙、防汛沙袋等物理屏障,防止雨水倒灌。
电力线路(尤其是地下电缆)采用防水绝缘材料,电缆沟、电缆井增设排水系统(如自动排水泵),避免积水浸泡导致绝缘失效。
2. 排水与监测系统
在变电站、地下配电室等场所安装水位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积水情况,数据同步至调度中心,提前预警。
配备应急排水设备(如大功率抽水泵),定期检修确保完好,部分关键区域设置备用电源(如柴油发电机),防止主电源中断后排水设备失效。
3. 线路与设备防护
对电线杆、铁塔等户外设施进行加固,防止洪水冲倒导致线路中断;对变压器、开关柜等设备加装防水罩,密封接口,提升防雨防潮能力。
梳理城市易涝点的配电线路,优先采用架空线替代地下电缆,或对地下电缆通道进行防水改造(如设置止水带、排水坡度)。
二、事中应急:快速响应与风险管控
1. 实时监测与预警调度
结合气象部门暴雨预警,提前启动应急响应,加强对易涝区域电力设备的巡查(如无人机巡检、地面特巡),发现积水隐患立即处置。
调度中心实时监控电网负荷及设备状态,对可能受淹的变电站、线路提前转移负荷,避免故障扩大。
2. 果断停电避险
当内涝导致设备进水、线路浸泡等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时,按照“保人身、保主网”原则,果断切断相关区域电源,防止漏电伤人或设备烧毁。
通过短信、社区通知等方式提前告知用户停电信息及原因,减少恐慌。
3. 应急供电保障
对医院、防汛指挥中心、避难所等重要场所,调配应急发电车、 UPS 不间断电源,保障关键负荷供电。
组织抢修队伍待命,配备绝缘手套、冲锋舟、防水照明等装备,确保积水退去后能快速进入现场。
三、事后恢复:高效抢修与系统复盘
1. 快速排查与抢修
内涝消退后,立即对受影响的线路、设备进行绝缘检测(如摇表测试),确认安全后再恢复供电,避免带故障送电引发二次事故。
优先抢修主干线路和重要用户,分区域逐步恢复供电,减少停电时间。
2. 设备维护与系统升级
对洪水浸泡过的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干燥处理或更换,避免遗留隐患;统计内涝中暴露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升级改造。例如,针对地势低洼的电缆管道,用充气式密封气囊做好电缆管道孔洞的柔性防水封堵。这样处理后,每次内涝后,只要对电缆井进行抽淤,降低抽淤工作量,缩短抢修维护时间;更换更高防护等级的设备、优化线路布局。

图、电缆管道孔洞柔性防水封堵
3. 总结与预案完善
复盘本次内涝应对过程,分析不足,更新应急预案,加强与气象、水务等部门的联动,提升预警准确性和协同效率。
定期开展防汛演练,提高抢修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人员熟练掌握停电操作、设备抢修、应急供电等流程。
通过“预防-应急-恢复”全链条管理,电力部门可最大限度降低内涝对电力供应的影响,保障城市电网安全和民生用电需求。
电缆管道孔洞柔性防水封堵工程案例:
长沙湘江欢乐海洋电缆井内电缆管孔防水封堵
金佰利公司厂区电缆井内电缆管孔封堵
徐州龙湖湾别墅区电缆井内电缆管孔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