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气囊桥梁导管防水密封装置
2025-10-14
摘要
铝合金气囊桥梁导管防水密封装置是一种革命性的桥梁工程防水密封技术,主要由高强度铝合金气囊、变径橡胶圈、桥梁专用硅酮结构胶等核心组件构成。该装置采用压力密封原理,通过充气膨胀的铝合金气囊对索体和预埋导管壁施加压力,形成阻断隔离层,有效解决了传统接触密封和粘结密封在桥梁振动、温度变化等复杂工况下的密封失效问题。本文系统分析了该装置的技术结构、性能参数、工程应用案例、市场现状、标准规范以及技术创新趋势。
研究表明,该装置具有密封效果可靠、适应性强、安装便捷、使用寿命长等显著优势,已在国内外多个重大桥梁工程中成功应用,包括清水塘大桥、江肇高速大桥、宁波鄞州大桥等典型工程。随着智能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智能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该装置正朝着智能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预计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引言
桥梁拉索系统作为现代桥梁的关键承重构件,其安全性和耐久性直接关系到桥梁的整体运营安全。然而,拉索与预埋导管结合处的防水密封一直是桥梁工程中的技术难题。传统的密封方法主要采用接触密封或粘结密封形式,如在套管外安装不锈钢护罩配合橡胶密封条,或在套管和拉索间填充聚氨酯发泡材料等(1)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密封材料易老化失效、无法适应桥梁振动和温度变化、安装维护困难等,严重影响了拉索系统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近年来,随着桥梁建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桥梁安全要求的日益提高,研发新型高效的拉索密封技术成为桥梁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铝合金气囊桥梁导管防水密封装置应运而生,该技术由株洲市完全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通过将密封形式由传统的接触密封或粘结密封改为压力密封,从根本上解决了拉索密封的技术难题(5) 。该装置利用充满压力气体的高强度铝合金气囊对索体和预埋导管壁施加压力,形成阻断隔离层,有效阻隔水分及水蒸气入侵,保护拉索端部索具及钢丝,延长拉索使用年限。
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分析铝合金气囊桥梁导管防水密封装置的技术特点、应用效果和发展前景,为该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技术结构与材料体系
1.1 核心组件构成
铝合金气囊桥梁导管防水密封装置主要由三大核心组件构成:高强度铝合金气囊、变径橡胶圈和桥梁专用硅酮结构胶(2) 。这三个组件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密封系统,能够适应不同规格的拉索和复杂的桥梁结构工况。
高强度铝合金气囊 是整个密封系统的核心部件,采用高强度铝箔复合膜材料制成,通过第三方专业检测单位质量检测,具有较强的韧性、抗腐蚀性和耐用性(4) 。该气囊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可充气膨胀的特性,能够根据索导管的实际形状和尺寸进行自适应调整,确保与索体和导管内壁之间的紧密贴合。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气囊分为多种规格,包括 φ200 及定制型号等(29) 。
变径橡胶圈 作为辅助密封组件,主要用于解决索导管内径较大时的密封问题。当索导管内径超过 200mm 时,单独使用铝合金气囊难以实现有效密封,此时需要使用变径橡胶圈将索导管空隙宽度缩小到拉索外 40mm 以内,再由高强度密封气囊充气膨胀填充剩余缝隙,形成上下层隔断。橡胶圈的规格包括 φ240、φ300、φ400 等多种型号,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索导管(29) 。
桥梁专用硅酮结构胶 用于在铝合金气囊和橡胶圈上面加一层密封防护,起到二次保护作用。该密封胶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耐高低温性和粘结性能,能够在极端气候条件下保持稳定的密封效果(22) 。
1.2 材料性能参数
各组件材料的性能参数直接决定了整个密封系统的技术水平和使用效果。根据相关技术标准和检测报告,各组件的主要性能参数如下:
高强度铝合金气囊的性能参数包括:在 7.25psi(0.05MPa)压力下保持 15 分钟的气密性测试通过;能够承受 16.4 英尺(5 米)水柱高的水压测试,持续 30 天无泄漏;可通过 - 5℃至 30℃的温度循环测试 20 次;在 60℃环境下储存 30 天后仍能通过气密性测试;能够承受 10Hz、6mm 峰对峰值的低频振动测试 10 天;可承受 45° 弯曲角度保持 5 分钟;能够承受 7 尺 - 磅的轴向拉力负载 5 小时;以及 D(电缆外径)/2×10 牛顿的扭力测试。
变径橡胶圈的技术要求更为严格,主要包括:邵氏硬度为 50±5 度,热空气老化后(70±2)℃×96h 硬度变化在 0-10 范围内;拉伸强度不低于 8.0 N/mm²,热老化后仍需保持≥7.0 N/mm²;扯断伸长率不低于 200%,热老化后≥150%;撕裂强度≥8.0 N/mm²;压缩永久变形(125℃×24h×25%)不超过 35%;耐低温性能要求在 - 30℃时无裂纹;耐臭氧老化性能要求在 25-50pphm 浓度下、20% 伸长、40℃×96h 条件下无龟裂;耐水性指标为室温 ×144h 水中浸泡增重不超过 4%(49) 。
桥梁专用硅酮结构胶的性能参数包括:密度为 1.20-1.27 kg/L;工作温度范围为 - 40℃至 + 80℃,在热水中最高可达 50℃;成膜时间约 45-47 分钟;肖氏 A 硬度为 40-45;20℃拉伸率 50% 时抗拉强度为 0.5MPa;断裂拉伸率大于 400%;弹性恢复率大于 90%;撕裂强度为 7MPa;断裂抗拉强度约 1.4MPa。
1.3 结构设计特点
铝合金气囊桥梁导管防水密封装置的结构设计充分考虑了桥梁工程的实际需求,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首先是模块化设计理念 。整个密封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各组件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灵活组合。对于内径较小的索导管,可单独使用高强度铝合金气囊进行隔断密封;对于内径较大的索导管,则需要使用变径橡胶圈与高强度铝合金气囊搭配使用。这种模块化设计不仅提高了产品的适应性,也便于安装、维护和更换。
其次是自适应密封机制 。该装置能够自适应索体在索导管位置的各种偏心、振动,气囊和索体、导管内壁之间紧密贴合,可满足斜拉索弯曲振动等恶劣工况下的密封要求。这种自适应能力主要得益于铝合金气囊的柔性特征和充气膨胀原理,使其能够根据实际的空间形状进行调整,确保密封的可靠性。
第三是多重密封防护体系 。该装置采用三层密封防护结构:第一层是高强度铝合金气囊的主密封层,通过充气压力实现基本密封;第二层是变径橡胶圈的辅助密封层,用于缩小密封空间和提供结构支撑;第三层是硅酮结构胶的防护密封层,起到二次保护和表面防水作用。这种多重密封防护体系大大提高了密封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二、性能指标与测试方法
2.1 关键性能指标
铝合金气囊桥梁导管防水密封装置的性能指标体系涵盖了密封性能、力学性能、环境适应性和耐久性等多个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要求体系。
在密封性能 方面,该装置的核心指标是气密性和水密性。根据相关技术规范,桥梁缆索密封防护应保证内部长期处于气体无泄漏的密封状态,持续气密承压性能大于 0.1MPa,瞬间气密承压性能大于 0.3MPa(107) 。在实际应用中,该装置通过充满压力气体的高强度铝合金气囊对索体和预埋导管壁施加压力,形成阻断隔离层,能够有效防止雨水及空气进入预埋导管内,起到完全密封的作用(5) 。
在环境适应性 方面,该装置表现出优异的温度适应能力和化学耐腐蚀性能。根据产品技术参数,气囊能够适应 - 15℃至 60℃的温度范围,具有良好的耐酸碱腐蚀性能(66) 。这种宽泛的温度适应范围使其能够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桥梁工程中应用。同时,该装置采用的材料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够抵御酸雨、盐雾等恶劣环境的侵蚀(4) 。
在力学性能 方面,该装置需要满足桥梁拉索系统在各种工况下的力学要求。根据相关标准,拉索密封系统需要通过拉伸、弯曲、扭曲、振动等多项力学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在承受各种力学作用后,充气袋不破损,前后两端重叠部位错位偏差不大于 30mm,能够满足桥梁拉索系统的力学性能要求。
在耐久性 方面,该装置在正常使用和维护情况下,使用寿命可达 20 年以上。这一优异的耐久性主要得益于其采用的高品质材料和先进的密封技术。同时,该装置还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能,能够承受桥梁拉索系统长期的振动作用而不发生失效。
2.2 标准化测试方法
为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符合技术要求,铝合金气囊桥梁导管防水密封装置需要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测试方法进行验证。这些测试方法涵盖了材料性能测试、组件性能测试和系统整体性能测试等多个层面。
在材料性能测试 方面,主要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橡胶材料的硬度测试按照 GB/T 531.1-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入硬度试验方法第一部分:邵氏硬度计法》执行;拉伸性能测试按照 GB/T 528-200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执行;撕裂强度测试按照 GB/T 529-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执行;压缩永久变形测试按照 GB/T 7759.1-2015《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缩永久变形测定第一部分:在常温及高温条件下》执行;低温脆性测试按照 GB/T 15256-2014《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 (多试样法)》执行;耐臭氧老化测试按照 GB/T 7762-2014《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臭氧龟裂静态拉伸试验》执行;耐液体试验按照 GB/T 1690-2010《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执行。
在组件性能测试 方面,重点是充气袋的充气性能测试。测试方法是将充气袋安装于测试管道内(测试管道能够承受 0.9MPa 以上的气压),管孔外用安全框遮挡(防止产品炸裂冲击),连接充气工具进行充气,对充气袋充气达到 0.6MPa 后,断开充气工具,观察充气袋在 5 分钟时间内是否发生炸裂或漏气现象。
在系统整体性能测试 方面,主要包括密封性能试验、拉伸性能试验、弯曲性能试验、扭曲性能试验、振动性能试验、耐化学性能试验、耐温度变化性能试验和耐热性能试验等。其中,密封性能试验是最关键的测试项目,测试方法是将充气袋按规定安装成测试件后,用空气将导管内加压至 0.05MPa,3 分钟后观察试件上安装的气压表指数,要求不低于 0.03MPa。
2.3 水密性试验要求
水密性试验是评价拉索密封系统性能的最关键指标,国内外相关规范对水密性试验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根据国内标准 JT/T 771-2009《无粘结钢绞线斜拉索技术条件》,对拉索锚具组件提出了水密性试验要求,试验试件的构造应与实际斜拉索相同,包括锚固段、至少 1m 长的自由段、密封装置,如有定位器或约束圈装置,也应全部装上(108) 。
国际上,三大斜拉索规范 PTI、fib 和 CIP 均对拉索产品提出了水密性试验要求,但存在较大的差别。PTI 规范要求拉索试件在完成疲劳试验后再进行水密性试验,试件在不小于 3m 水头的染色水中浸泡 96h,属于静态水密性试验,试验过程中对试件不施加拉力。fib 和 CIP 两规范都要求对拉索试件进行动态水密性试验,对拉索的规格有明确要求,试验周期长,在试验过程中还要对水进行 8 个周期的加热 - 冷却循环,在整个试验周期内分别在室温和高温状态下进行拉索偏摆循环。
fib2019 规范在 fib2005 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除保留了斜拉索锚具的水密性试验要求外,还对矮塔斜拉桥拉索应用的锚具系统和斜拉桥及矮塔斜桥应用的鞍座系统提出了水密性试验要求。试验要求包括:保持荷载应力 30% fptk 不变,将水温由下限值 16℃调至上限值 56℃后再调回至 16℃为一个周期,如此循环 8 个周期;分别选定最低温度 16℃和最高温度 56℃各两次,保持温度不变,利用横向千斤顶改变张拉端钢绞线偏转角度,每次 250 个周期,角度变化范围为 ±25mrad(±1.4°),角度变化频率不大于 1Hz。
2.4 质量检验标准
为确保产品质量,铝合金气囊桥梁导管防水密封装置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检验标准体系,包括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个层次。
出厂检验 应按相关技术要求和相应试验方法对密封系统各部件进行检验,所有合格后方能出厂。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验、材料性能检验和基本功能检验等。外观检查要求充气袋表面光滑,无明显机械杂质、毛刺气泡,无变形、穿孔、划痕;尺寸检验要求各部件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偏差在规定范围内;材料性能检验要求各材料的性能指标符合技术条件要求;基本功能检验要求充气袋充气后不发生炸裂,并且不发生漏气。
型式检验 在以下情况之一时进行: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时的试制鉴定;正式生产后,生产设备、产品设计、工艺、材料等方面有重要改变;正式生产后,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后周期性地进行一次;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用户根据工程设计提出要求,由双方协商确定时;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时。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全部技术要求项目,检验结果的判定规则是:若在出厂检验项目中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即为不合格产品,需方有权拒收。这种严格的质量检验标准体系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工程应用案例分析
3.1 典型桥梁工程应用
铝合金气囊桥梁导管防水密封装置在国内外多个重大桥梁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涵盖了斜拉桥、悬索桥、连续梁桥等多种桥梁类型,充分验证了该技术的可靠性和适应性。
株洲清水塘大桥 (株洲八桥)是该装置应用的典型案例之一。清水塘大桥采用吊索桥结构,其拉索导管孔采用株洲市完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充气型斜拉索导管密封系统进行防水密封。该桥的密封系统安装过程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先用变径橡胶衬套缩小索导管孔空隙间距;然后用高强度铝合金密封气囊围绕吊杆进行充气膨胀密封,达到索导管口部位上下隔断雨水的效果;最后在表面覆盖防水密封胶,既是对密封气囊的保护,也是增加一层防水材料。该工程的成功实施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江肇高速大桥 是该装置在斜拉桥工程中应用的重要案例。2018 年 4 月,株洲完全科技应邀来到广东肇庆,对江肇高速大桥的桥梁拉索完成了防水密封效果对比试点安装(83) 。该工程采用 WQ-TEK® 桥梁拉锁充气型密封系统,主要由高强度铝合金气囊、过渡密封橡胶圈、聚氨酯密封胶和粘弹体防腐胶带组成。安装过程包括安装过渡密封橡胶圈、安装高强度铝合金气囊、安装充气型管道封堵气囊等步骤。安装完毕后,受到了桥梁建设单位及监理方的一致好评。
宁波鄞州大桥 和福建龙岩大桥 也是该装置成功应用的典型工程。宁波鄞州大桥采用吊索桥结构,福建龙岩大桥采用斜拉索桥结构,两座桥梁都采用了该充气型斜拉索导管密封系统进行防水密封(88) 。这些工程的成功应用充分证明了该装置在不同类型桥梁中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3.2 安装施工工艺
铝合金气囊桥梁导管防水密封装置的安装施工工艺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密封效果和使用寿命。根据相关技术规范和工程实践,该装置的安装施工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安装前准备工作 是确保安装成功的关键环节。首先需要对密封系统所需的高强度铝合金气囊、密封橡胶圈、聚氨酯密封胶、防腐胶带、润滑剂、二氧化碳气罐等组成部件及工具进行统计。其次要根据大桥拉索外径和预埋钢管尺寸,确定所用密封橡胶圈、高强度铝合金气囊等部件的规格和数量。还需要根据拉索在预埋钢管中的实际情况选择整圆和半圆密封橡胶圈,并根据需要计算防腐胶带用量和规格,规格为宽 × 厚为 150mm×(2~2.5mm),并且根据 37.5mm 宽均匀切成四份。
安装过程控制 需要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第一步是密封橡胶圈安装,安装前需要在密封橡胶圈外层贴上现场切割尺寸为 37.5mm 宽度的防腐胶带,用于密封橡胶圈和连接面的密封和粘结。将贴好防腐胶的密封橡胶圈的胶条处涂上润滑剂,按照需要先安装厚度较大的密封橡胶圈,再依次放置较小规格密封圈于预埋钢管内,当拉索与放置后的密封橡胶圈内径有 30mm 空隙左右时停止放置。
第二步是高强度铝合金气囊安装。在装入密封橡胶圈后,装入高强度铝合金气囊。为了更方便的安装施工,需要在拉索外及高强度铝合金气囊的保护纸撕掉后内外两层胶条处均匀涂抹润滑剂。润滑高强度铝合金气囊的充气气管,且将高强度铝合金气囊环绕在拉索上并推入预埋管道内。
第三步是充气测试。高强度铝合金气囊充气管与充气工具气嘴对接开始充气,将充气袋充气至气压为 0.3MPa,将充气压力保持 30 秒后将充气工具的气源关闭,并拉出气管。高强度铝合金气囊安装完成后,需要 3 个小时左右的观察时间,观察气囊是否存在漏气现象,若有漏气现象则要拆除重新安装气囊,如果无漏气现象,进行下一步工作。
第四步是密封胶涂抹。高强度铝合金气囊安装检查完成后,在预埋钢管管口 30mm 左右深度,用刮刀涂抹聚氨酯密封胶至管口,需涂抹平整。
3.3 应用效果评估
通过对多个工程应用案例的跟踪评估,铝合金气囊桥梁导管防水密封装置的应用效果得到了充分验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密封效果显著 。该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密封方法存在的渗漏问题,通过压力密封原理实现了完全密封。在江肇高速大桥的试点安装中,该装置较传统索导管防腐填充施工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不受施工条件限制,而且新型拉索导管密封系统通过自适应填充能充分解决索体与索导管产生偏心带来的密封难题(83) 。
施工效率高 。该装置的安装速度快,一套装备安装仅需约 10-15 分钟,且拆除简便。这种高效的安装方式不仅节省了施工时间和成本,也减少了对桥梁正常运营的影响。
适应性强 。该装置通过设计系列化的过渡橡胶装置,可解决斜拉索在预埋钢管与索体间间隙过大以及索体在预埋钢管内偏心等问题,能适应多种规格的拉索和不同的桥梁结构。
耐久性好 。在正常使用和维护情况下,该装置的使用寿命可达 20 年以上。某长江大桥项目通过严格执行维护流程,连续 6 年保持 0 突发故障记录(81) 。在宁波某跨海大桥维护中,通过年度保养发现早期焊缝疲劳裂纹,避免了一起重大安全隐患(81) 。
3.4 特殊工况应用
铝合金气囊桥梁导管防水密封装置在一些特殊工况下的应用更能体现其技术优势,特别是在桥梁病害大修工程和复杂环境条件下的应用。
在桥梁病害大修工程 中,该装置展现出了独特的技术优势。在某高速公路斜拉索特大桥病险大修项目中,需要进行索导管密封替换,具体施工步骤包括:拆除减震器、对发泡材料进行破拆清理,索导管内壁的氧化层清理打磨平整;预留封堵气囊安装高度将减震器推入钢套管内部安装,气囊卷曲放入管口;安装索导管封堵气囊;气囊表面盛水测试,24 小时后复查密封效果,验收后复位安装管口防雨罩(89) 。这种在病害大修工程中的成功应用证明了该装置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在复杂环境条件 下,该装置同样表现出色。在西南首座悬索桥的建设中,株洲完全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 WQ-TEK 斜拉索导管充气型管道柔性封堵气囊产品成功应用,获得了施工单位及业主单位的好评(87) 。该装置能够适应高海拔、强紫外线、大温差等恶劣环境条件,充分体现了其优异的环境适应性。
在旧桥改造工程 中,该装置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武汉某长江大桥的旧桥改造中,采用了该装置来解决密封装置因温差变形导致接口渗漏的问题(3) 。该装置的自适应密封机制能够有效补偿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确保密封效果的长期稳定。
四、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4.1 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铝合金气囊桥梁导管防水密封装置作为一种新型的桥梁防水密封技术,其市场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根据相关市场调研数据,WQBZ 充气型电缆管道密封系统目前已经成功运用到全国 17 个省市 970 多个电力、通讯、轨道交通建设、港口建设的电缆管网防水封堵工程中,在武汉东湖隧道、合肥轨道交通一号线等国家重点监控工程项目中广泛使用,产品使用效果获得用户单位的好评和推荐(86) 。
从生产企业格局 来看,目前市场上的主要生产企业是株洲市完全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是该技术的原创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优势。除株洲完全科技外,市场上还有一些其他企业也在生产类似产品,如衡水德玖建筑材料销售有限公司、衡水广九路桥养护工程有限公司、青岛裕盛广源船舶用品有限公司等(95) 。这些企业在行业内声誉较好,产品规格丰富,能够提供从小型建筑管道维护到大型市政工程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从产品价格水平 来看,该装置的市场价格存在一定差异。根据市场调研,WQBZ-200 型充气型电缆管道封堵产品的价格为 370 元 / 个(94) ,而高性能防爆耐磨管道封堵气囊的价格为 598 元 / 个(95) 。价格差异主要与产品规格、材料质量、技术水平等因素有关。
从应用领域分布 来看,该装置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扩展。除了传统的桥梁工程领域,还广泛应用于电力、通讯、轨道交通、港口建设等多个领域的电缆管网防水封堵工程(86) 。这种多元化的应用格局为该技术的市场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2 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桥梁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桥梁安全要求的日益提高,铝合金气囊桥梁导管防水密封装置的技术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重要趋势:
智能化技术的融合 是当前最主要的发展趋势。智能制造技术在拉索系统行业的融入,为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在未来的发展中,高端制造与装备将继续在拉索系统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全球市场对高性能拉索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高端制造与装备将成为拉索系统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98) 。
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正在推动产品性能的不断提升。例如,新型保温气囊门封通过三层复合结构实现动态密封 —— 外层耐磨 PVC 涂层布可耐受 - 40℃低温,中间气密层采用 TPU 高分子材料,内层接触面则植入食品级硅胶密封条。气压调节方面,采用 PID 闭环控制系统,能根据车厢间隙自动维持 0.3-0.5Bar 的工作压力,确保密封性的同时避免过度挤压货厢(120) 。这些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为桥梁密封装置的技术升级提供了重要借鉴。
智能监测技术的集成 正在成为技术发展的新方向。PE 护套修复机器人爬索 "修复" 技术结合桥梁拉索检测机器人,实现检测、修复与数据管理的一体化全流程闭环,为桥梁拉索智能养护提供了全流程解决方案。这种智能化的监测和维护技术与密封装置的结合,将大大提高桥梁拉索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3 创新技术方向
铝合金气囊桥梁导管防水密封装置的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
超高强度材料技术 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相关企业正在研发超高强度(2100MPa,直径 7mm)、高抗疲劳(疲劳应力幅值 510MPa)超耐腐蚀锌铝镁合金镀层钢丝,以及斜拉索耐久性提升新技术,包括锚具多元合金共渗防腐双重柔性防水密封结构和智能监控技术等,以提升拉索使用寿命(126) 。
智能监测材料技术 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智能监测材料是斜拉索材料创新的前沿方向,通过集成传感技术,实现斜拉索结构的健康监测,提升桥梁安全预警能力。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功能化纤维(如碳纤维)斜拉索、自修复材料及智能传感技术的融合(124) 。
振动控制技术 的创新也在不断推进。相关研究机构发明了拉索振动控制精细化设计技术和内置式减振装置,开发了首款拉索和减振装置参数全匹配的最优阻尼分析软件;研发了可安装于预埋管端部的减振装置,与拉索结构融为一体,简洁美观;结合外护套双螺旋线气动措施,有效解决了拉索易受外界环境激励振动的难题,振幅控制在 ±1/1700 索长以内,避免了大幅振动引起的防水密封失效和疲劳损伤积累(128) 。
4.4 市场前景展望
基于当前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分析,铝合金气囊桥梁导管防水密封装置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桥梁建设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高性能桥梁防水密封技术的需求将持续增长。特别是在大跨度桥梁、海洋桥梁、山区桥梁等复杂环境条件下的应用需求更加迫切。
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该装置的技术水平将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将更加优异,应用范围将更加广泛。特别是智能化技术的融合将为该装置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标准规范逐步完善 。随着该技术应用的不断推广,相关的标准规范将逐步完善,为产品的设计、生产、安装、维护提供更加规范的指导,有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国际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 "一带一路" 倡议的推进和中国桥梁技术的国际推广,该技术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重要价值。
五、标准规范与认证体系
5.1 国内标准体系
我国在桥梁拉索密封装置领域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涵盖了产品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多个方面,为该技术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湖南省地方标准 DB43/T 1396-2018 是该领域的重要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充气型管道防水堵漏密封装置的型号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适用于充气型管道防水堵漏密封装置(110) 。该标准由株洲市完全科技有限公司提出,由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归口,由株洲市完全科技有限公司、国家轨道交通高分子材料及制品监督检验中心共同起草。该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该产品的规范化生产和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国家标准 GB/T 18365-2018 是斜拉桥热挤聚乙烯高强钢丝拉索技术条件的重要标准,该标准在修订版中增加了锌铝合金镀层钢丝、高强钢丝强度级别、材料试验方法、拉索水密性试验等内容。该标准的更新反映了我国在拉索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对拉索密封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行业标准 JT/T 775-2016 《大跨度斜拉桥平行钢丝拉索》是针对大跨度斜拉桥拉索系统的专门标准,对拉索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提出了详细规定(109) 。该标准的实施为大跨度斜拉桥拉索密封装置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重要指导。
行业标准 JT/T 771-2009 《无粘结钢绞线斜拉索技术条件》是针对钢绞线斜拉索系统的重要标准,该标准对拉索锚具组件提出了水密性试验要求,为钢绞线斜拉索密封装置的性能评价提供了标准依据(108) 。
5.2 国际标准对比
国际上,斜拉索技术的三大规范 PTI、fib 和 CIP 都对拉索密封系统提出了相关要求,但在具体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上存在一定差异。
美国 PTI 规范 是最早编制斜拉索规范的标准,从 1986 年第一版开始,每隔 3-7 年对标准进行修订,到 2018 年已修订 6 次。PTI 规范要求拉索试件在完成疲劳试验后再进行水密性试验,试件在不小于 3m 水头的染色水中浸泡 96h,属于静态水密性试验,试验过程中对试件不施加拉力。
法国 CIP 规范 于 2002 年 6 月出版发行,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回顾关于斜拉桥的科学知识,采用手册形式编写;第二部分描述当时常用的斜拉索体系并对拉索的耐久性技术提出建议;第三部分是 CIP 规范要求的斜拉索体系批准与实施的基准;第四部分提出了斜拉索体系极限状态的设计规则。CIP 规范要求对拉索试件进行动态水密性试验,对拉索的规格有明确要求,试验周期长,在试验过程中还要对水进行 8 个周期的加热 - 冷却循环。
国际结构混凝土联合会 fib 规范 经历了从 fib2005 到 fib2019 的更新。fib2019 在 fib2005 的基础上进行了重要更新,除保留了斜拉索锚具的水密性试验要求外,还对矮塔斜拉桥拉索应用的锚具系统和斜拉桥及矮塔斜桥应用的鞍座系统提出了水密性试验要求。fib2019 规范的更新反映了国际拉索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
5.3 技术规范要求
根据相关技术规范,铝合金气囊桥梁导管防水密封装置需要满足一系列严格的技术要求:
在使用寿命要求 方面,桥梁缆索密封防护的使用寿命应大于 15 年(103) 。这一要求对产品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制造工艺等提出了很高的标准。
在力学性能要求 方面,桥梁缆索密封防护的力学性能应保证使用期间不发生缆索密封防护结构破裂现象(103) 。这要求产品在承受桥梁拉索系统的各种力学作用时能够保持结构完整性。
在密封性能要求 方面,桥梁缆索密封防护应保证内部长期处于气体无泄漏的密封状态,持续气密承压性能大于 0.1MPa,瞬间气密承压性能大于 0.3MPa(107) 。这是评价密封装置性能的最核心指标。
在试验验证要求 方面,桥梁缆索密封防护需通过试验等方式验证其是否到达防护标准(103) 。这要求建立完善的试验验证体系,确保产品性能符合技术要求。
5.4 认证体系建设
为确保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铝合金气囊桥梁导管防水密封装置需要建立完善的认证体系,主要包括产品认证、质量体系认证和技术认证等方面。
在产品认证 方面,该装置需要通过相关的产品质量认证,包括材料质量认证、性能测试认证、安全认证等。特别是需要通过第三方专业检测单位的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4) 。
在质量体系认证 方面,生产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技术认证 方面,该装置的核心技术需要通过相关的技术鉴定和专利保护。株洲完全科技有限公司在开发新型拉索密封系统和使用过程中对相关产品及技术申报了相关的专利,进行技术鉴定,申报了工法(专利号 1:ZL2.9)。这些技术认证为产品的市场推广和应用提供了重要保障。
六、技术对比与创新分析
6.1 与传统密封方法的对比
铝合金气囊桥梁导管防水密封装置与传统密封方法相比,在技术原理、密封效果、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传统密封方法的局限性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套管外安装不锈钢护罩,在不锈钢护罩和拉索间用橡胶密封条进行密封的处理方式;二是在套管和拉索间安装铝合金气囊,利用铝合金气囊进行密闭的处理方式(117) 。第一种方式虽然结构简单,但密封效果有限,容易受到温度变化、振动等因素的影响而失效。第二种方式虽然采用了气囊密封原理,但传统气囊存在易破损、老化,影响密封使用寿命,后期维护成本偏高等问题(118) 。
新型气囊密封装置的优势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密封效果更加可靠,该装置能够自适应索体在索导管位置的各种偏心、振动,气囊和索体、导管内壁之间紧密贴合,可满足斜拉索弯曲振动等恶劣工况下的密封要求。其次是适应性更强,通过设计系列化的过渡橡胶装置,可解决斜拉索在预埋钢管与索体间间隙过大以及索体在预埋钢管内偏心等问题,能适应多种规格的拉索和不同的桥梁结构。第三是安装维护更加便捷,该装置安装速度快,一套装备安装仅需约 10-15 分钟,且拆除简便。
技术原理的创新 是该装置最显著的优势。传统密封方法主要采用接触密封或粘结密封形式,而该装置采用压力密封原理,利用充满压力气体的高强度铝合金气囊对索体和预埋导管壁施加压力,形成阻断隔离层,将斜拉索索体与预埋导管结合处的密封形式由接触密封或粘结密封改为压力密封,从而阻隔水分及水蒸气入侵(5) 。这种密封原理的创新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密封方法的技术难题。
6.2 技术创新突破
铝合金气囊桥梁导管防水密封装置在多个技术层面实现了重要突破,推动了桥梁拉索密封技术的发展。
材料技术的创新 是该装置的重要突破之一。该装置采用高强度铝箔复合膜材料制成的气囊,通过第三方专业检测单位质量检测,具有较强的韧性、抗腐蚀性和耐用性(4) 。同时,变径橡胶圈采用高性能橡胶材料,具有优异的弹性、耐老化性和耐腐蚀性,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环境条件。
结构设计的创新 体现在多个方面。该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各组件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灵活组合;采用自适应密封机制,能够根据索导管的实际形状和尺寸进行调整;采用多重密封防护体系,通过三层密封结构确保密封效果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工艺技术的创新 也十分显著。该装置的安装工艺实现了标准化和规范化,安装过程简单快捷,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该装置还开发了专用的安装工具和辅助材料,确保安装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3 智能化技术融合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技术正在与传统密封装置技术深度融合,推动了产品的智能化升级。
智能监测技术的集成 是当前最主要的发展方向。通过在密封装置中集成传感器技术,可以实现对密封状态的实时监测,包括压力监测、温度监测、湿度监测等。例如,某桥梁缆索锚固区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在缆索锚固区密封系统密封性能良好的情况下,实现长期将湿度控制在 60% 以下,密封系统失效可及时预警,并排出内部积水或潮湿水汽,降低内部空气的湿度,改善了缆索锚头所处环境腐蚀等级,避免了积水、潮湿空气对锚头加速腐蚀,保障了拉索使用寿命(102) 。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正在推动密封装置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通过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智能密封材料的研发将更加精准,有助于提高密封效果,降低能源消耗(129) 。智能密封材料具有自我感知、自我修复、自适应等功能,能够满足复杂环境下的密封需求。
机器人技术的结合 为密封装置的维护和修复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全球首台 PE 护套机器人形似 "机械壁虎",采用粘附驱动一体化模组稳固攀附索体,搭载 PE 护套修复装置,并配备高清视觉系统,在修复过程中能精准识别 PE 护套表面损伤范围和深度,并创新性地采用 "地面操控、云端施工" 作业模式,全面替代人工高空作业,显著提升修复作业效率。
6.4 未来发展方向
基于当前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分析,铝合金气囊桥梁导管防水密封装置的未来发展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
多功能一体化集成 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未来的密封装置将不仅仅是单一的防水密封功能,还将集成振动控制、健康监测、智能预警等多种功能,形成综合性的拉索保护系统。
新材料技术的持续创新 将推动产品性能的不断提升。未来将重点发展高强度、高韧性、自修复、智能响应等新型材料,进一步提高密封装置的性能和寿命。
智能制造技术的深度应用 将实现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和柔性生产。通过智能制造技术,可以根据不同桥梁的具体需求,快速设计和生产定制化的密封装置,提高产品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绿色环保技术的发展 将推动产品向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未来的密封装置将采用可回收、可降解的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结论
通过对铝合金气囊桥梁导管防水密封装置的全面深入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技术优势显著 。该装置采用压力密封原理,通过高强度铝合金气囊的充气膨胀实现密封,相比传统的接触密封和粘结密封具有密封效果可靠、适应性强、安装便捷、使用寿命长等显著优势。在正常使用和维护情况下,使用寿命可达 20 年以上,能够有效解决桥梁拉索系统的防水密封难题。
应用前景广阔 。该装置已在清水塘大桥、江肇高速大桥、宁波鄞州大桥、福建龙岩大桥等多个重大工程中成功应用,涵盖了斜拉桥、悬索桥、连续梁桥等多种桥梁类型,充分验证了其技术可靠性和适应性。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桥梁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技术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标准体系完善 。我国已建立了以 DB43/T 1396-2018、GB/T 18365-2018、JT/T 775-2016 等为代表的标准体系,为该技术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该技术的核心企业已通过相关的专利保护和技术认证,为市场推广奠定了基础。
创新发展迅速 。该技术正在向智能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通过集成智能监测、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等,推动产品的技术升级。未来的发展将重点关注新材料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绿色环保技术等方向,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建议与展望 。为进一步推动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建议:一是加强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建立统一的行业技术规范;二是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新材料、新技术的创新应用;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建立专业化的技术服务队伍;四是拓展国际市场,推动中国桥梁技术的国际推广。
总体而言,铝合金气囊桥梁导管防水密封装置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桥梁防水密封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该技术将在保障桥梁安全、延长桥梁寿命、提高基础设施投资效益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我国乃至全球的桥梁建设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相关链接:
桥梁工程师对铝合金气囊桥梁导管防水密封装置的选型
铝合金气囊桥梁导管防水密封装置的防水等级是多少?